中秋节文字内容10字优选227句

时间:2025-10-13 02:49:23 唯美文案

1、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

2、八月十五夜月

3、水调歌头

4、《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》

5、由来征战地,不见有人还。

6、八月十五月正南,瓜果石榴列满盘。

7、相传唐玄宗与申天师及道士鸿都中秋望月,突然玄宗兴起游月宫之念,于是天师作法,三人一起步上青云,漫游月宫。但宫前有守卫森严,无法进入,只能在外俯瞰长安皇城。在此之际,忽闻仙声阵阵,清丽奇绝,宛转动人!唐玄宗素来熟通音律,于是默记心中。这正是“此曲只应天上有,人间能得几回闻!”日后玄宗回忆月宫仙娥的音乐歌声,自己又谱曲编舞,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“霓裳羽衣曲”。

8、西北望乡何处是,东南见月几回圆。

9、貂蝉是东汉末年司徒王允的歌女,国色天香,有倾国倾城之貌。传说貂蝉降生人世,三年间当地桃杏花开即凋;貂蝉午夜拜月,月里嫦娥自愧不如,匆匆隐入云中;貂蝉身姿俏美,细耳碧环,行时风摆杨柳,静时文雅有余,貂蝉之美,蔚为大观。正是因了这种美貌,让弄权作威的董卓、勇而无谋的吕布反目成仇,使得动乱不堪的朝野稍有安宁之象。

10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结合在一起,寓意家人团圆的象征。

11、清辉澹水木,演漾在窗户。

12、更深月色半人家,北斗阑干南斗斜。

13、一杯未尽银阙涌,乱云脱坏如崩涛。

14、转蓬行地远,攀桂仰天高。

15、醒时同交欢,醉后各分散。

16、情人怨遥夜,竟夕起相思!

17、赏月品茗,思念化作诗篇。古诗流传千古,中秋情谊永留心间。

18、传说月中有桂树,《淮南子》已言“月中有桂树”,后来的传说更加具体,桂树旁又添了一个伐桂之人吴刚。月中之桂树与吴刚的传说,以唐代段成式《酉阳杂俎》前集卷一《天咫》所载最为具体,其云:“旧言月中有桂、有蟾蜍,故异书言月桂高五百丈,下有一人常斫之,树创随合。人姓吴名刚,西河人,学仙有过,谪令伐树。”意思是说吴刚曾跟随仙人修道,到了天界,但是他犯了错误,仙人就把他发配到月亮,命令他砍伐不死之树--月桂。月桂高达五百丈,随砍即合,炎帝就是利用这种永无休止的劳动为对吴刚的惩罚。

19、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

20、云*(左车右并)欲下星斗动,天乐一声肌骨寒。

21、月夜忆舍弟

22、中秋那天,人们买来除了月饼外的各式各样的东西,大部分都是吃的。傍晚,一家人吃着团圆饭,望着即将要黑的天空,都盼望月亮早点儿出来。

23、戍客望边色,思归多苦颜。

24、人逢喜事尤其乐,月到中秋分外明。沐着徐徐清风,披着溶溶月色,今天我们欢聚一堂,喜迎中秋佳节,同享节日团圆之乐。

25、可怜关夜婵娟影,正对五候残酒卮。

26、十五夜望月

27、浮云游子意,落日故人情。

28、皓月当空,团圆共度佳节。

29、地得清秋一半好,窗含明月十分圆。

30、由祭祀土地神演变而来,在农耕社会,农作物的收获对于农民至关重要,所以人们经常有祭祀土地的活动,在以前有春播、夏收、秋获、冬藏之说,在秋季收获时,农民会祭祀土地神,农历八月十五正好是农作物收获的时节,所以可能是由这延续下来的习俗。扩展资料:中秋节的习俗:吃月饼,“月饼”一词,最早见于南宋吴自牧的《梦梁录》中,那时,它也只是象菱花饼一样的饼形食品。

31、人生有诸多事情难以两全,多少在外求学和工作的人们,为了自己的理想,此时不能回到亲人身边。正所谓,“每逢佳节倍思亲。”

32、未必素娥无怅恨,玉蟾清冷桂花孤。

33、偈颂一百一十七首其一

34、七:月饼起义

35、堂前月色愈清好,咽咽寒*(上将下虫)鸣露草。

36、惊鹊栖未定,飞萤卷帘入。

37、几处笙歌留朗月,万家萧管乐中秋。

38、不堪盈手赠,还寝梦佳期。

39、客行虽云乐,不如早旋归。

40、三:玄宗游月

41、初闻征雁已无蝉,百尺楼高水接天。

42、此时瞻白兔,直欲数秋毫。

43、海上生明月,天涯共此时。

44、闲吟秋景外,万事觉悠悠。此夜若无月,一年虚过秋。

45、中秋之夜,明月当空,清辉洒满大地,人们把月圆当作团圆的象征,把八月十五作为亲人团聚的日子,因此,中秋节又被称为“团圆节”。

46、至今不会天中事,应是嫦娥掷与人。

47、明月何皎皎,照我罗床帏。

48、五:月下独酌

49、床前明月光,疑是地上霜。

50、群动悠然一顾中,天高地平千。

51、中秋节吃月饼相传始于元代。当时,中原广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,纷纷起义抗元。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备起义。但朝庭官兵搜查的十分严密,传递消息十分困难。军师刘伯温便想出一计策,命令属下把藏有“八月十五夜起义”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,再派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,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义响应。到了起义的那天,各路义军一齐响应。很快,徐达就攻下元大都,起义成功了。消息传来,朱元璋高兴得连忙传下口谕,在即将来临的中秋节,让全体将士与民同乐,并将当年起兵时以秘密传递信息的“月饼”,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。此后,“月饼”制作越发精细,品种更多。之后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流传开来。

52、嫦娥应悔偷灵药,碧海青天夜夜心。

53、二:吴刚伐桂

54、花间一壶酒,独酌无相亲。举杯邀明月,对影成三人。

55、绝景良时难再并,他年此日应惆怅。

56、中秋节有什么风俗3.1、观潮在古代,浙江一带除中秋赏月外,观潮可谓是又一中秋盛.

57、自汉至唐,骚人墨客纷纷吟咏月亮及月中之事,八月十五月圆时成为抒发感情的极佳时刻。至北宋太宗年间,官家正式定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,取意于三秋之正中,届时万民同庆。

58、引领还入房,泪下沾裳衣。

59、月既不解饮,影徒随我身。

60、中秋待月

61、丙辰中秋,欢饮达旦,大醉,作此篇,兼怀子由。明月几时有?把酒问青天。不知天上宫阙,今夕是何年。我欲乘风归去,又恐琼楼玉宇,高处不胜寒。起舞弄清影,何似在人间。转朱阁,低绮户,照无眠。不应有恨,何事长向别时圆?人有悲欢离合,月有阴晴圆缺,此事古难全。但愿人长久,千里共婵娟。

62、月饼香甜,祝福传递千里。

63、汉下白登道,胡窥青海湾。

64、美人清江畔,是夜越吟苦。(王昌龄.《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》)

65、昨风一吹无人会,今夜清光似往年。

66、明月几时有,把酒问青天

67、空碧无云露湿衣,众星光外涌清规。

68、可怜关夜婵娟影,正对五候残酒卮。(齐已.《中秋月》)

69、青女素娥俱耐冷,月中霜里斗婵娟。

70、月既不解饮,影徒随我身。暂伴月将影,行乐须及春。

71、今夜月明人尽望,不知秋思落谁家!

72、【唐】刘方平

73、老祖宗的这些说法现在已经很少有人知道了,现在男女平等也就不将就了。

74、悠悠兮离别,无因兮叙怀。

75、曲折无心逐浪花,低昂赴节随歌板。

76、不知天上宫阙,今夕是何年。

77、西南火星如弹丸,角尾奕奕苍龙蟠。

78、明月未出群山高,瑞光千丈生白毫。

79、中庭地白树栖鸦,冷露无声湿桂花。今夜月明人尽望,不知秋思落谁家。

80、中秋赏月,天月圆,地月缺;游子思乡,他乡苦,本乡甜。

81、中庭地白树栖鸦,冷露无声湿桂花。

82、高卧南斋时,开帷月初吐。

83、一天,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,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。据说,服下此药,能即刻升天成仙。然而,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,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。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。三天后,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,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,没有外出。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,蓬蒙持剑闯入内宅后院,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。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,危急之时她转身打开百宝匣,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。嫦娥吞下药,身子立时飘离地面、冲出窗口,向天上飞去。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,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。

84、月十五月正南,瓜果石榴列满盘。

85、花间一壶酒,独酌无相亲。(李白.《月下独酌》)

86、此传说最早见于《汉乐府·董逃行》:“玉兔长跪捣药蛤蟆丸,奉上陛下一玉盘,服此药可得神仙。”相传月亮之中有一只兔子,浑身洁白如玉,所以称作“玉兔”。这种白兔拿着玉杵,跪地捣药,成蛤蟆丸,服用此等药丸可以长生成仙。玉兔恐怕是嫦娥在广寒宫中最早的玩伴吧。

87、天若有情天亦老,月如无恨月常圆。

88、宋·释绍昙

89、远古时候天上有十日同时出现,晒得庄稼枯死,民不聊生,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,力大无穷,他同情受苦的百姓,拉开神弓,一气射下九个多太阳,并严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起落,为民造福。后羿妻子名叫嫦娥。后羿除传艺狩猎外,终日和妻子在一起。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,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。

90、明月出天山,苍茫云海间。

91、昔年八月十五夜,曲江池畔杏园边。

92、人逢喜事尤其乐,月到中秋分外明。

93、一:嫦娥奔月

94、四:玉兔捣药

95、秋空明月悬,光彩露沾湿。

96、碧虚无云风不起,山上长松山下水。

97、明月何皎皎

98、玉颗珊珊下月轮,殿前拾得露华新。

99、刘方平:月夜

100、中秋有雨冬节睛。

101、谁为天公洗眸子,应费明河千斛水。

102、此生此夜不长好,明月明年何处看。

103、思念故乡,思念亲朋好友。中秋古诗,是文化传统的珍贵瑰宝。每逢佳节倍思亲,中秋古诗唤起人们对家乡和亲人的深深思念。无论身在何处,中秋古诗都能将人们的心连结在一起,共同感受团圆的温暖和中秋的美好。

104、中秋之夜,月圆如镜,月华如洗。当家家户户摆出月饼,柚子,石榴,核桃,花生,瓜子等果品,边赏月,边畅谈,其乐陶陶,其景融融,何其快哉。

105、暮云收尽溢清寒,银汉无声转玉盘。

106、中秋俗语,男不拜月女不祭灶。。

107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,古人给予月亮许多传说,从月中蟾蜍到玉兔捣药,从吴刚伐桂到嫦娥奔月,丰富的想象力为月宫世界描绘了一幅幅斑驳陆离的胜景。

108、高楼当此夜,叹息未应闲。

109、晨起动征铎,客行悲故乡。

110、月饼香甜,品味浓浓的祝福。传统文化传承,中秋节的美好传统。

111、云母屏风烛影深,长河渐落晓星沉。

112、卷帘推户寂无人,窗下咿哑唯楚老。

113、人有悲欢离合,月有阴晴圆缺,此事古难全。

114、半夜人更半,中秋八月中。

115、中秋节也是东亚民间的一个传统节日,受中华文化的影响,中秋节也是日本、韩国等国的传统节日。

116、八月十五,听香食芋。

117、花间一壶酒,独酌无相亲。

118、戍鼓断人行,秋边一雁声。

119、暂伴月将影,行乐须及春。

120、遂令冷看世间人,照我湛然心不起。

121、有弟皆分散,无家问死生。

122、好中秋,好稳稻。

123、八月中秋雨,节后雨水多。

124、东林莫碍渐高势,四海正看当路时。

125、冬唔饱,夏唔饱,八月十五食餐饱。

126、转缺霜输上转迟,好风偏似送佳期。

127、长风几,吹度玉门关。

128、满月飞明镜,归心折大刀。

129、儿童漫相忆,行路岂知难。

130、不应有恨,何事长向别时圆。

131、八月摸个秋,摘柚抱瓜不算偷。

132、露气入茅屋,溪声喧石滩。

133、举头望明月,低头思故乡。(李白.《静夜思》)

134、凝光悠悠寒露坠,此时立在最高山。

135、明月易低人易散,归来呼酒更重看。

136、一夜五更,半夜五更之半;三秋八月,中秋八月之中。

137、《霜月》

138、望月怀远

139、强饭日逾瘦,狭衣秋已寒。

140、南斋玩月

141、明月出天山,苍茫云海间。(李白.《关山月》)

142、天上若无修月户,桂枝撑损向西轮。

143、男不拜月就是说在八月十五拜月的时候,男人是不做主祭的,祭祀的事情由女人来。男不拜月和月神是女子有关,男子祭拜月神一是害怕亵渎了月神,二是因为男尊女卑的思想作祟,认为男人不能向女人跪拜。女不祭灶是说女子在腊月二十三祭灶的时候是要回避的。这是因为灶王爷属火,火属阳,女子属阴,所以为了不冲撞灶王爷,只能男子来祭灶。

144、山中夜来月,到晓不曾看。

145、此生此夜不长好,明月明年何处看。(苏轼.《中秋月》)

146、我欲乘风归去,惟恐琼楼玉宇,高处不胜寒。

147、云母屏风烛影深,长河渐落晓星沈。

148、十轮霜影转庭梧,此夕羁人独向隅。

149、这十个字是嫦娥,月宫,玉兔,吴刚,桂树。说到中秋节,人们情不自禁会想到嫦娥奔月这一传说。据传嫦娥偷吃了丈夫后羿的仙月,身子变轻,飞到了月宫即广寒宫,从此只有玉兔与此相伴,还有宫中的吴刚在砍桂花树,这是一个美丽动人的传说,但我们也感觉到了孤寂。

150、中秋节的由来是什么中秋节有悠久的历史,和其它传统节日一样,也是慢慢发展形成的,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,秋天祭月的礼制,早在《周礼》.

151、帘斜树隔情无限,烛暗香残坐不辞。

152、云遮中秋月,雨沃上元灯。

153、金霞昕昕渐东上,轮欹影促犹频望。

154、今夜偏知春气暖,虫声新透绿窗纱。

155、到中秋,赛摸秋。

156、南都从事莫羞贫,对月题诗有几人。

157、永结无情游,相期邈云汉。

158、今夜月明人尽望,不知秋思落谁家?(王建.《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》)

159、明月几时有,把酒问青天。

160、何人舣舟昨古汴,千灯夜作鱼龙变。

161、佳期旷何许!望望空伫立。

162、今年八月十五夜,湓浦沙头水馆前。

163、起舞弄清影,何似在人间。

164、【唐】李商隐

165、唐代·王建

166、灭烛怜光满,披衣觉露滋。

167、李白:静夜思

168、天上月圆,人间月半,月月月圆逢月半。

169、思念之情,化作明月的温暖。中秋佳节,祝福满满的幸福。团圆之夜,家人的欢声笑语。

170、天上月圆,人间月半,月月月圆逢月半;

171、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

172、夜愁不能寐,揽衣起徘徊。

173、月下独酌

174、六:貂蝉拜月

175、中秋节一直被人们喻为最具有人情味,最富有诗情画意的节日,而这一天天上的月亮又分外明亮,分外的圆,所以又叫团圆节。

176、露从今夜白,月是故乡明。

177、出户独彷徨,愁思当告谁!

178、关于中秋节的俗语有很多,一起来看看吧!

179、宋·苏轼

180、荏苒几盈虚,澄澄变今古。

181、秋宵月下有怀

182、青荧灭没转山前,浪*(左风右占)风回岂复坚。

183、千里共如何,微风吹兰杜。

184、水调歌头·明月几时有

185、但愿人长久,千里共婵娟。

186、桂香飘溢,家人团聚欢笑。

187、傍晚,后羿回到家,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。后羿既惊又怒,抽剑去杀恶徒,蓬蒙早已逃走,后羿气得捶胸顿足,悲痛欲绝,仰望着夜空呼唤嫦娥,这时他发现,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,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。后羿思念妻子,便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,摆上香案,放上嫦娥平时爱吃的蜜食鲜果,遥祭在月宫里的嫦娥。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,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,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。从此,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

188、今宵注眼看不见,更许萤火争清寒。

189、庭槐寒影疏,邻杵夜声急。

190、过了八月半,巷头巷尾无相看。

191、中秋前夕,亲朋好友都以月饼为礼互相赠送,因为月饼象征团圆。月饼的款式也是琳琅满目:有凤梨味的、红枣的、香橙的,还有我最喜欢的冰皮月饼…

192、倪庄中秋

193、何人为校清凉力,欲减初圆及午时。

194、诗人李白写自己在花间月下独酌的情景。“对影成三人”句构思奇妙,表现了他孤独而豪放的情怀。《李诗直解》:“此对月独饮,放怀达观以自乐也。”诗人上场时,背景是花间,道具是一壶酒,登场角色只是他自己一个人,动作是独酌,加上“无相亲”三个字,场面单调得很。于是诗人忽发奇想,把天边的明月,和月光下自己的影子,拉了过来,连自己在内,化成了三个人,举杯共酌,冷清清的场面,就热闹起来了。

195、【唐】陆龟蒙

196、《中秋待月》

197、貂蝉拜月貂蝉是东汉末年司徒王允的歌女,国色天香,有倾国倾城之貌。传说貂蝉降生人世,三年间当地桃杏花开即凋;貂蝉午夜拜月,月里嫦娥自愧不如,匆匆隐入云中;貂蝉身姿俏美,细耳碧环

198、《月夜》

199、【宋】苏轼

200、青女素娥俱耐冷,月中霜里斗婵娟

201、水路疑霜雪,林栖见羽毛。

202、美人清江畔,是夜越吟苦。

203、我歌月徘徊,我舞影零乱。

204、还许分明吟皓魄,肯教幽暗取丹枝。

205、【唐】皮日休

206、转朱阁,低绮户,照无眠。

207、桂香飘溢,家人团聚欢笑。赏月赋诗,抒发思乡之情。

208、月光洒满大地,祝福与家人共享。

209、《中秋月》

210、七月十五鬼节,八月十五人节。

211、少君引我升玉坛,礼空遥请真仙官。

212、男不拜月,女不祭灶。

213、最爱笙调闻北里,渐看星潆失南箕。

214、中秋里说感恩真是一个绝妙的创意,人们说感恩之水从心田流淌;人们说中秋之节源于真情洋溢。其实感恩是发自内心的感动,而它却是永恒。

215、中秋见月和子由

216、明朝人事随日出,恍然一梦瑶台客。

217、中秋登楼望月

218、寄书长不达,况乃未休兵。

219、过了中秋暗暝,一暝较寒一暝。

220、八月十五中秋节,人皆竞赏天边月。心月孤圆自不知,不涉圆亏光影灭。马师父子错商量,拂袖便行犹未彻。诸人还见心月麽,急著眼看,重重金屑。

221、尘中见月心亦闲,况是清秋仙府间。

222、举杯邀明月,对影成三人。

223、今宵年尾,明日年头,年年年尾接年头。

224、小时不识月,呼作白玉盘

225、目穷淮海满如银,万道虹光育蚌珍。

226、举头望明月,低头思故乡。

227、我歌月徘徊,我舞影零乱。醒时同交欢,醉后各分散。